每個人的一生無論歷經多少風雨、領受多少光環,都只是暫存於世的脆弱生命。, 一日浮生:十個探問生命意義的故事。在樂天市場的樂天書城有最棒的商品,是您省錢的最佳選擇。
一日浮生:十個探問生命意義的故事
商品分類:樂天書城,心理勵志,心理學,經典學派/大師思想
來自【台灣樂天市場】
- 出版日:1040129
- ISBN:9789863570240
- 語言:中文繁體
- 裝訂方式:平裝
內容簡介
★中文版全球領先上市!
★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‧亞隆最新著作!
★十個令人手不釋卷的生命故事,展現深厚文學底蘊!
當他們來到歐文‧亞隆的診療室,那乍現的靈魂交會撼動人心!
八旬老者來訪,竟不求治療,只求亞隆細讀一份持續多年的通信…
從事助人工作、卻無法安頓自己,她是一個滿懷怨忿的護士…
「去你的,你才得了絕症!」讓亞隆重新檢視死亡焦慮,並為文致敬的,是一位癌末的編輯…
歐文‧亞隆身為存在主義心理學與精神醫學大師,其深厚的哲學與文學涵養,為當代的心理治療領域演示了人性化且直指存在核心的風範。
「一日浮生」語出西元二世紀羅馬皇帝馬可‧奧里略的《沉思錄》。當我們站在含括生死的長遠時間向度回首過往,每個人的一生無論歷經多少風雨、領受多少光環,都只是暫存於世的脆弱生命。
「我們全都是一日浮生」。然而在亞隆的諮商室中,每種生命歷程的幽微意義卻未被死蔭所遮蔽,反而在死亡的詰問下更顯立體。從壯年時開始接觸癌末病人, 亞隆便有意識地凝視死亡,包括尋求存在主義心理學大師羅洛‧梅的諮商,處理死亡議題;如今他自身也步入遲暮之年,對生死的體會更加深刻、沉澱。
相較亞隆以往的作品,如號稱「哲學三部曲」的心理小說《當尼采哭泣》、《叔本華的眼淚》、《斯賓諾莎問題》,新作《一日浮生》宛如一冊小品,呈現出十 多段治療關係中的吉光片羽;在面對死亡的主旋律之下,更觸及老化、疾病、親密關係、自我追尋等人生課題。行文中有年邁者的和煦目光、有大師級心理醫師的透 徹見解,也有身為凡人的情緒波動。
我們要如何以不自欺的方式,與過去的不堪、與死亡的必然和解?身為心理醫師,是否只能接受醫療體系對於病患的診斷與分類?這十個深刻的小故事,讓我們看見人類心靈的深邃、失落、感傷與幽默,所描述的不只是治療過程,更是生命本身。
觸動人心、發人深省,還有令人手不釋卷的精采鋪陳,《一日浮生》以對於人類靈魂堅定不移的目光,注視著所有生命中的痛苦、困惑,以及希望。
作者簡介
譯者介紹
鄧伯宸
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,曾任報社編輯、編譯、主筆、副總編輯、總經理,為資深媒體工作者,曾獲中國時報時報文學獎附設胡適百歲誕辰紀念徵文優等獎,現專事譯作。譯有《影子大地》(立緒)、《時間等待區》、《謊言》(心靈工坊)等作品。
目錄
推薦序 文/謝哲青
1 扭曲的治療
為什麼一位八旬老者會專程找上門來,只為了讓歐文‧亞隆讀一份持續數十載的通信紀錄?
2 虛實人生
當幼年喪父的陰霾延伸至案主的成年人生,歐文‧亞隆如何陪伴他走過新的死亡打擊?
3 阿拉伯式舞姿
年輕時的舞者回憶,能讓風韻猶存的老太太抵抗生而為人的限制嗎?
4 謝謝妳,莫莉
與半輩子之前來處理喪弟議題的案主重逢,方知治療竟也發生於不意之處。
5 別把我圈進去
年邁的心理治療師對上年老的天之驕子,他是否能點出令他難以融入老人院生活的關鍵因素?
6 給孩子們做個榜樣
以心理治療師和護士為例,當助人工作者無法安頓自己的身心,歐文‧亞隆能協助她們解開多少結?
7 放棄指望過去會變好
她在年老時決定回應寫作的天命,卻害怕面對過去以文字記錄的生命重量。兩個寫作愛好者之間的諮商關係,是否能指引出療癒的第三條路?
8去你的,你才得了絕症:向埃麗致敬
一位行將就木的癌末編輯,她真切的態度如何帶給歐文‧亞隆深刻的反省?
9 一哭、二哭、三哭
面對摯友發生精神患疾固然使人傷痛,而精神醫學的分類與標籤,是減輕或加重了這樣的傷痛?
10 一日浮生
歐文‧亞隆建議兩名情況各異的案主,閱讀馬可‧奧里略的《沉思錄》,他們將如何與這位西元二世紀的羅馬皇帝交心?
結語
致讀者
致謝
【附錄】延伸閱讀
自序/導讀
推薦序
診療室裡的一千零一夜 ◎謝哲青(作家與媒體人、文史學者)
很久很久以前,在遙遠的地方,有一個強大的國家,人們稱之為薩珊王國。傳說薩珊王朝的統治者舍赫澤曼,是一位勇猛善戰的國王。
某一天,舍赫澤曼國王意外地發現嫂嫂和妻子都是不貞潔的女人,於是動心起念,將她們殺死了。而且,悲傷和憤慨讓舍赫澤曼認為所有的女人都是如此。從此 之後,舍赫澤曼每天娶一位少女,並且在隔天清晨殺掉,以滿足自己非理性的報復心態。不到三年的時間,京城民女紛紛逃離,終於,負責此事的宰相再也找不到合 適的少女了。宰相的大女兒雪赫莎蘭德為了拯救無辜的女性,自願嫁給國王。
雪赫莎蘭德用講故事的方法吸引國王,每個夜裡講到最精彩處,天就剛好亮了,讓國王心癢難捺,允許雪赫莎蘭德在下一夜繼續講故事。最後,她的故事講了一千零一夜,終於打動舍赫澤曼國王,他放棄了虐殺惡行,並與雪赫莎蘭德白首偕老。
人類對世界的好奇,與生俱來;人們對生命的探問,永無止盡。透過敍說與聆聽「故事」,我們進入浩渺無垠的宇宙之中。
「故事」無論是事實還是虛構,對於聆聽的人來說,都是一場又一場歷歷真切的夢境。好的故事,深具暗示與啟發的能量。在前述《一千零一夜》的情節中,女 主角雪赫莎蘭德透過故事敘述,將伊斯蘭傳統的生命智慧,包裝進一夜又一夜的故事之中,治療內心充滿憤懣憎恨的國王。在中世紀的巴格達,上演著後現代解構主 義的柔性療癒,故事充滿人性,與我們所熟悉的以解決「情意結」為主流的心理治療很不一樣。
在故事的敘述與聆聽之中,我們一窺生命的全貌,故事中人物的境遇,都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,當人面對命運所做的種種決定與努力,透過故事,讓我們看見生命的動機與可能性;聆聽故事的我們,得以從中再次體驗矛盾與衝突,超越問題,進而解決生命種種困境。
學習敘述與聆聽故事,更是在學習「對話」的能力。在故事的流動遞嬗之間,無論是敘事者或是傾聽的人,都可能會深刻地自我省察,而「說故事的人」正是引發共鳴與反思的敘事者。
《一日浮生:十個探問生命意義的故事》作者歐文・亞隆,正是當代存在主義敘事治療的權威巨擘。無論在實務經驗,或是文字著作中,歐文・亞隆總以存在主 義心理學觀點,集中探討身而為人的困境,他提出四個「終極關懷」(givens):孤獨(Isolation)、無意義 (Meaninglessness)、死亡(Mortality)與自由(Freedom),並深掘「人」在問題中,如何從否認到真誠面對,如何轉化內在 的衝突為動能,進而自我超越與昇華。
傳統保守的心理治療師,總是扮演功能絕對而單一的協助者(helper)治療師角色,引導病人進行不同層次的自我衝撞,但治療師本人從不介入其中,與病人的互動也侷限在個案本身問題範圍之內。
但是,歐文.亞隆在進行治療時,他選擇將自己投入與病人的對談當中,毫不避諱地讓自己進入病人的世界中,同時也...
各界推薦/推薦序
專文推薦
謝哲青/作家與媒體人、文史學者
共同推薦(按姓氏筆畫排列)
王浩威/精神科醫師、作家
曹中瑋/資深諮商心理師、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兼任副教授
陳登義/精神科醫師、私立台中仁愛之家附設靜和醫院院長
張達人/身心科醫師、天主教仁慈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
謝哲青/作家與媒體人、文史學者
蘇偉貞/作家、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
內容試閱
1 扭曲的治療The Crooked Cure亞隆醫師,我很想跟您談談。讀了您的小說,
《當尼采哭泣》(When Nietzsche Wept),心想,不知道
您是否願意見一個碰到了寫作瓶頸的作家同行。
──保羅‧安德魯
想也知道,保羅的電子信無非是要引起我的興趣。他顯然成功了。我這個人,從來不拒絕作家同行。至於寫作瓶頸嘛,託天之幸,我倒是沒碰到過這樣的人,還真想幫他一把看看。十天之後,保羅應約而來。基於某些理由,我以為來者會是一個中年作家,有點輕佻,有點煩惱。殊不知,進我診療室來的竟是一個皺巴巴的老先生,腰彎得彷彿在地板上找東西。看著他經過走道,寸步慢行,心想,我這診療室高居在舊金山近郊的俄羅斯山(Russian Hill)頂,他是怎麼上來的。幾乎連他關節的噼啪作響都聽得見,我趕緊接過他手上沉重破舊的公文包,攙扶著他,帶到他坐的位子。
「感恩,感恩,年輕人,多大年紀啦?」
「八十。」我回他。
「啊──怎麼也八十了。」
「你呢?高壽多少了?」
「八十四。對,沒錯,八十四。我知道,一定嚇著你了。大部分人都猜我三十多歲。」
我端詳著他,好一會兒,彼此的目光鎖住。我被他調皮的眼睛和游移在嘴唇上玩耍的微笑迷住了。一語不發,坐著對望了好一陣子,沉浸在老人情誼特有的那種溫暖中,我把我們想像成同一條船上的旅客,一個寒冷起霧的夜晚,在甲板上聊起來,結果發現我們竟是在同一個社區長大,而且馬上認出了彼此。我們的父母都熬過大蕭條的苦日子,我們見證過迪馬喬(DiMaggio)與泰迪威廉(Ted William)之間的決鬥傳奇,也都記得牛油與汽油配給卡、歐戰勝利日,以及史坦貝克(Steinbeck)的《憤怒的葡萄》(Grapes of Wrath)和法雷爾(Farrel)的《史塔茲‧勞尼艮》(Studs Lonigan)。我們什麼都一樣,彼此都覺得放心,那就更不在話下了。既然如此,可以開始工作了。
「所以,保羅,我們不妨就用名字互稱吧──」
他點了點頭:「當然。」
「我對你的認識,全都來自你那封短短的電子信,你說,你也是作家,讀過我的尼采小說,現在碰到了寫作瓶頸。」
「是的,但我只想做一次諮商。就一次。我的收入固定,多的付不起。」
「我會盡力而為。那我們就開始吧,盡量有效率一點。說說看你的瓶頸吧。」
「如果你不介意,我想談談自己的經歷。」
「那很好呀。」
「我得回到我學校畢業的那段日子。我在普林斯頓念哲學,寫博士論文,談的是尼采的決定論與他的擁護自我轉化互不相容。但我沒辦法完成。我老是讓一些事情搞得分心,譬如說尼采那些很不尋常的書信,特別是寫給朋友及同行作家,像史特林堡(Strinberg)之類的。漸漸地,我對他的哲學完全失去了興趣,反而比較推崇他的藝術成就,我把尼采看作是個詩人,是史上最有力量的聲音,聲音宏亮到連他的理念都為之黯然失色,沒多久,我就沒什麼搞頭了,只好轉系,不弄哲學,去念文學博士。時間就這樣過去,我的研究進行順利,但就是寫不出來。最後,我把自己搞到了一個狀況,那就是一個藝術家唯有透過藝術才能表現自己,於是,我把寫論文的計畫整個放棄,寫起有關尼采的小說來。但寫東西的瓶頸依然,一點都不受我計畫改變的影響,唬嚨不了它,嚇阻也不管用,照樣力量強大,不動如山。就這樣,一點進展都沒有,一直持續到今天。」
我這一驚,非同小可...
【資料來源 / 版權 與 商品購買網址】
一日浮生:十個探問生命意義的故事
留言列表